近照镜子总觉得脸颊泛红、刺痒,用护肤品时还火辣辣的?别急着换产品,你可能正经历皮肤敏感期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今天咱们就皮肤敏感那些事儿。
办公室的小张近戴着口罩出门,回家后整张脸红的像煮熟的虾子。其实皮肤敏感就像身体过敏,过度清洁、频繁去角质、熬夜压力大都会让皮肤屏障受损。数据显示,超过60%的女性自认为敏感肌,其中30%是因为护理不当造成的。
1. 轻度敏感:换季时偶尔泛红,半小时内自行消退
2. 中度敏感:使用某些产品会刺痛,伴有持续泛红
3. 重度敏感:出现脱屑、皮疹,需要就医处理
如果属于前两种情况,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护理改善。
法则一:清洁要“懒”一点
早上完全可以只用温水洗脸,晚上选用APG表活洁面(比如葡糖苷类),比氨基酸更温和。记住:洗脸时间不超过20秒,水温控制在36℃左右。
法则二:保湿要做“夹心饼”
先喷温泉水喷雾,在皮肤微湿时涂保湿精华,后用含神经酰胺的面霜封层。就像砌墙先抹水泥再刷涂料,层层锁水才牢固。
法则三:防晒要“钝”一点
优先选择物理防晒霜(成分表里有氧化锌或二氧化钛),虽然可能有点泛白,但就像给皮肤穿棉袄,比化学防晒剂温和得多。
酒精(乙醇)、薄荷醇、SLS/SLES清洁剂、果酸浓度超过5%的产品,都可能在敏感期雪上加霜。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如果使用后皮肤出现持续15分钟以上的刺痒感,请立即停用。
突然泛红时,可以把保湿面霜放冰箱冷藏后厚敷;或是用4层纱布浸泡矿泉水湿敷5分钟。记住千万别贴片状面膜,过度水合反而会加重敏感。
敏感期不建议做、果酸等项目。如果必须进行光电治疗,一定要提前2周开始使用含泛醇的修复产品打好基础。目前比较的是低能量黄极光,但具体方案要面诊后由医生制定。
晚上11点前睡觉(皮肤在23:00-1:00修复力强)、每天喝够1.5L水、洗头时避免洗发水接触发际线周围、冬天室内开加湿器保持50%湿度...这些小事做对了,敏感问题能改善大半。
如果持续两周以上出现:
- 洗脸后紧绷感超过1小时
- 涂抹任何产品都灼痛
- 出现鳞屑或丘疹
建议尽快到医院皮肤科做VISIA检测,可能是玫瑰痤疮或脂溢性皮炎等需要药物治疗的情况。
记住,皮肤敏感不是病,但错误护理可能酿成大问题。给自己3-6个月的修复期,就像照顾小婴儿一样耐心对待你的皮肤,它会慢慢回报你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