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几年,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。很多准妈妈在产检时才发现自己血糖偏高,心里难免紧张。其实只要提前了解相关知识,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,绝大多数妊娠糖尿病都能得到良好控制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孕期常见问题。
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期间出现或被发现的血糖异常。这种情况通常在孕24-28周筛查时发现。随着胎儿生长发育,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干扰胰岛素正常工作,如果身体不能分泌足够胰岛素来调节,血糖就会升高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妊娠糖尿病和普通糖尿病不同。大多数情况下,分娩后血糖会正常。但孕期如果不加以控制,可能会对母婴健康造成影响。

以下几种情况的孕妇风险较高:年龄超过35岁;孕前体重超标;有糖尿病家族史;曾经生育过巨大儿(体重超过4公斤);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。如果符合这些条件,建议孕早期就向医生相关检查。

很多孕妇没有任何明显症状,这也是为什么要做糖耐量检查的原因。少数人可能会出现口渴、尿频、容易疲劳等情况,但这些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是正常妊娠反应。
目前医院普遍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。检查前需要空腹,先抽一次血,然后喝下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,分别在1小时和2小时后再次抽血。只要有一个时间点的血糖值超过标准,就可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。
发现血糖偏高后不用过度紧张,以下几种方法能帮助管理血糖:
1. 调整饮食:少量多餐,每餐控制主食分量;增加蔬菜摄入;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;避免高糖零食。
2. 适当运动:每天散步30分钟,或者选择孕妇瑜伽等温和运动。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,还能缓解孕期不适。
3. 监测血糖:按照医生建议定期测量血糖,了解食物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。
4. 必要时使用胰岛素:如果饮食和运动控制不理想,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,这是孕期的降糖方式。

如果血糖控制不佳,可能会造成胎儿过大,增加分娩难度;新生儿出生后容易出现低血糖;远期来看,孩子将来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。但准妈妈们请放心,只要及时发现并控制好血糖,这些风险都能大大降低。
分娩后6-12周要做糖耐量复查,确认血糖是否正常。即使正常,以后也要注意定期体检,因为这类人群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一般人高。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非常重要。

孕期血糖偏高不是你的错,不要自责。把它看作是一个信号,提醒你要更关注自己的健康。多和医生沟通,家人也要给予理解和支持。记住,大多数妊娠糖尿病通过科学管理都能平稳度过,不会影响你和宝宝的健康。
后提醒各位准妈妈,孕期任何健康问题都要及时医生,不要轻信网络传言。祝愿每位孕妈都能平安愉快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