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聊远视之前,我们先简单理解一下眼睛的工作原理。正常情况下,外界的光线进入眼睛后,通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,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,形成清晰的图像。而远视,则是因为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面,导致看近处的东西模糊,看远处反而相对清晰。很多人容易把远视和老花眼混淆,其实它们并不是一回事。远视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,包括儿童;老花眼则一般出现在40岁以后,是晶状体调节能力下降导致的。

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孩子出现以下情况,可能需要关注是否患有远视。看近处的东西费劲,比如读书、看手机时容易疲劳;长时间用眼后,眼睛发胀、头痛,甚恶心;儿童如果远视度数较高,可能会影响视力发育,导致弱视或斜视。需要注意的是,轻度远视在年轻时可能症状不明显,因为眼睛的调节能力可以代偿。但随着年龄增长,调节能力下降,症状就会逐渐显现。

远视的主要原因是眼轴过短,或者角膜、晶状体的屈光力不足。有些远视是先天性的,比如儿童时期的生理性远视;也有些是后天因素导致的。不少人认为远视就是“看得远”,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远视的人看远看近都需要调节,所以更容易出现视觉疲劳。
目前,远视的矫正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:框架眼镜是简单、的矫正方式,尤其适合儿童和度数不高的成年人。隐形眼镜适合对外观有要求的人群,但需要注意清洁和佩戴时间。屈光手术适用于成年后度数稳定的患者,常见的方式有LASIK、全飞秒等。具体选择哪种方式,需要根据个人年龄、度数、眼部条件等综合考虑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。
儿童远视尤其需要及早发现和干预。因为儿童时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,如果远视度数较高且未及时矫正,可能会影响视力正常发育,导致弱视。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,尤其是学龄前儿童。如果发现孩子经常揉眼睛、看东西眯眼、拒绝近距离用眼,应尽早到机构检查。
无论是远视、近视还是正常视力,日常的眼部保健都很重要。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,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。增加户外时间,自然光线对眼睛的发育和休息有益。注意用眼环境的光线,避免在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中阅读。定期进行眼部检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。
总之,远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问题,通过科学的矫正和合理的用眼习惯,大多数人都能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。如果您或家人有远视方面的疑问,建议的眼科医生,获取个性化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