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感觉胃不舒服?吃点东西就胀气,半夜还会反酸?这些可能是你的肠胃在发出求救信号。消化内科提醒,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,让胃病成了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。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科学地保护我们的胃。
胃病的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。如果你经常出现上腹部隐痛、餐后饱胀、嗳气打嗝,或者有反酸烧心的感觉,就要警惕可能是胃炎、胃溃疡等问题。尤其要注意的是,如果疼痛规律发生变化,比如从餐后痛变成持续性疼痛,或者出现黑色、体重无故下降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
消化内科医生特别强调,现在很多年轻人仗着身体好,胃痛就随便吃点药应付,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。长期如此可能导致病情加重,甚错过佳治疗时机。正确的做法是记录症状特点,及时到正规医院消化内科就诊。
提到胃病检查,很多人反应就是抗拒胃镜。其实现在的胃镜检查已经舒适很多了。普通胃镜大约5-10分钟就能完成,如果实在害怕,还可以选择胃镜,睡一觉就检查完了。
消化内科医生建议,40岁以上人群好定期做胃镜检查。特别是长期抽烟喝酒、有胃癌家族史、或者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的人,更应该重视胃部健康检查。早期发现的问题,治疗起来简单得多,愈后也更好。
想要胃好,关键在日常养护。首先,三餐要定时定量,不要饱一顿饿一顿。早餐尤其重要,可以喝点温热的粥或者吃些易消化的面食。其次,吃饭要细嚼慢咽,别一边吃饭一边刷手机,这样容易吃多还不消化。
另外,有些食物要特别注意:太烫的会烫伤食道和胃黏膜;太辣的容易刺激胃酸分泌;太咸的会增加胃癌风险;生冷的可能引起胃痉挛。烟酒更是要严格控制,它们对胃黏膜的伤害是直接的。
现在药店能买到的胃药种类很多,但不是什么情况都能自己用药。比如抑酸药虽然能缓解症状,但不能长期服用;促胃动力药对某些类型的胃病反而有害。消化内科医生提醒,胃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特别是需要长期用药的情况。
另外要提醒的是,很多中老年人喜欢中西药混着吃,这样很容易造成药物相互作用,反而加重胃的负担。正确的做法是把正在吃的所有药物都告诉医生,让医生来判断怎么调整用药。
你可能不知道,胃是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器官之一。长期紧张、焦虑、抑郁都可能导致或加重胃病。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做了各种检查都没问题,但胃痛就是好不了。
消化内科医生建议,除了药物治疗,胃病患者也要注意心理调节。充足睡眠、适度运动、学会减压,对胃病的很有帮助。如果确实存在的焦虑抑郁情况,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。
上班族、学生党经常饮食不规律,是胃病的高发人群。孕妇由于激素变化和子宫,也容易出现胃部不适。老年人胃黏膜防御能力下降,更容易发生胃溃疡等问题。这些人群都要特别注意胃部健康。
如果已经确诊胃病,一定要按疗程规范治疗,不要症状一好转就擅自停药。复查也很重要,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。记住,胃病三分治七分养,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关键。
消化内科后提醒,胃病可大可小,重视但不恐慌才是正确态度。遇到胃部不适,及时就医检查,平时注意养护,就能让我们的胃保持健康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