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天气变化大,身边总有人不停打喷嚏、擤鼻涕,不少人以为只是普通感冒,结果拖了很久才发现是鼻炎。鼻炎虽然不算大病,但鼻塞、流涕、打喷嚏等症状反复发作,确实让人头疼。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科学应对鼻炎困扰。
很多人分不清鼻炎和感冒,其实有几个关键区别:感冒通常会伴随发烧、喉咙痛、全身乏力等症状,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好转;而鼻炎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,持续时间长,容易反复发作。如果你发现自己的“感冒”症状持续超过两周,或者每年固定季节发作,就要考虑是不是鼻炎了。
鼻炎主要分为两种: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。过敏性鼻炎常见,多由花粉、尘螨、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引起,春秋季节高发;非过敏性鼻炎可能与温度变化、空气污染、刺激性气味等因素有关。还有些人同时存在两种鼻炎,这种情况需要医生判断。
对于轻度鼻炎,可以试试这些方法:每天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,帮助清除过敏原和分泌物;保持室内湿度在40%-60%,减少干燥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;定期更换床单被罩,使用防螨材质的寝具;外出时佩戴口罩,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机会。症状时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喷激素或抗组胺药物。
饮食上要少吃辛辣刺激食物,避免加重鼻黏膜充血;充足睡眠,提高免疫力;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鼻腔循环,但要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户外。特别提醒:不要长期依赖鼻塞喷雾,这类药物使用超过一周可能引起反弹性鼻塞。
如果鼻炎症状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,或者出现头痛、嗅觉减退、耳朵闷胀等情况,建议及时就医。儿童长期鼻炎可能影响面部发育,更要重视。医生可能会建议做过敏原检测,必要时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有人认为鼻炎“不了”就放弃治疗,这是不对的。虽然部分过敏性鼻炎确实难以,但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症状。也有人觉得“多了会有依赖”,实际上医生处方的鼻喷激素性很高,正确使用不会产生依赖。重要的是,不要轻信“偏方”或“药”,以免耽误病情。
换季时提前做好防护,过敏体质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用药;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和鼻腔;空调滤网要定期清洁;戒烟限酒,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。记住,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。
鼻炎虽然常见,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。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,还是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希望通过这些建议,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鼻炎困扰,享受畅快呼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