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总收到粉丝私信:"医生,我打了三次还是反弹,能不能直接做咬肌手术?"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藏在口腔里的小肌肉,为什么能让脸型悄悄变宽,以及切除手术到底值不值得做。
对着镜子咬紧后槽牙,摸到脸颊两侧鼓起的硬块就是咬肌。有些人天生这块肌肉特别发达,有些则是长期嚼口香糖、吃硬食锻炼出来的。真正的咬肌肥大有个明显特征——就算体脂率降到18%以下,下颌角还是方方正正的。
就像给肌肉打"休眠针",维持半年左右。而咬肌切除术是直接切除部分肌肉组织,理论上更持久。但要注意,手术切除的是肌肉中间厚的部分,保留内外两层肌肉膜,这样既能改善轮廓,又不影响正常咀嚼功能。
首先骨骼不能太宽,如果是骨性方脸,削骨手术更适合。其次要确认是单纯的咬肌肥大,我们医院接诊过不少妹子,自以为的"咬肌"其实是脂肪垫,这种情况做面部吸脂更合适。真正需要手术的,往往是咬肌厚度超过1.5cm的求美者。
在口腔内侧开个3cm左右的小切口,医生会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分离,找到咬肌后切除预定部分。整个过程不到1小时,出血量大概20ml,相当于献血时小号的采血袋。不过要提醒的是,手术时需要配合做咬牙动作,所以必须选正规机构的全麻手术。
前三天是肿胀高峰期,很多人反映像含着两个核桃,这时候冰敷特别重要。第七天拆线时能看出初步轮廓,但要完全消肿得等1-3个月。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:术后两周要吃流食,一个月内避免啃排骨这类硬食,否则可能刺激肌肉代偿性增生。
切除的肌肉不会重新长回来,但剩余肌肉可能变厚。有位舞蹈老师术后半年又开始每天嚼牛肉干,复查时咬肌确实比刚做完时厚了点。所以术后保持饮食均衡很重要,偶尔嚼嚼硬食没关系,但别把它当日常锻炼。
一定要看医生的颌面外科背景,纯美容外科医生可能对肌肉层次把握不够。我们遇到过外院转诊来的患者,切除量保守得几乎看不出。另外确认是否使用可吸收缝线,能减少拆线时的二次刺激。
任何手术都要权衡利弊,如果你是咬肌特别发达的"金刚",这个手术确实能改善轮廓。但要是本身咬肌不大,追求的V脸,可能要失望了。下次面诊记得带张平时放松状态下的侧面照,医生才能给出更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