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后台收到不少读者留言:"一入冬脸颊就起皮""化完妆卡粉到怀疑人生""洗完脸紧绷得像戴了面具"......今天我们就来,为什么冬季皮肤特别容易闹脾气,以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安抚它。

皮肤就像是我们身体的晴雨表,当空气中的水分被冷空气"冻"住时,皮肤就遭殃了。冬天气温每下降1摄氏度,皮脂腺的活跃度就会降低10%,这层天然油脂膜变薄后,皮肤锁水能力直接打对折。加上室内暖气"助攻",相当于把皮肤放在烘干机里慢慢烤。
有些朋友发现:明明涂了厚厚的面霜,下午还是起皮。问题可能出在清洁环节——水温过高会直接洗掉保护性皮脂,建议用32-34℃的温水洗脸,这个温度既能溶解油脂又不会过度清洁。

减法:早晨可以跳过洗面奶,直接用温水洗脸。晚上卸妆建议用卸妆膏或卸妆油,它们比卸妆水更温和。去角质频率要降低,油皮每周1次,干皮每两周1次就够。
加法:在化妆水后、面霜前加个精华油环节。就像三明治的夹心层,精华油能帮活性成分更好地渗透。选含角鲨烷、霍霍巴油这类亲肤性好的成分,滴2-3滴在手心搓热后按压上脸。

洗澡后3分钟内是涂抹身体乳的黄金时间,这时毛孔还处于微微张开的状态。有个小窍门:在身体乳里加两滴护肤油,保湿力能延续到第二天。手肘、膝盖这些"重点干旱区",可以厚涂后裹上保鲜膜待10分钟。
别忘了嘴唇这个"重点保护区",建议随身携带含蜂蜡、乳木果油的润唇膏。有个冷知识:舔嘴唇会越舔越干,因为唾液蒸发时会带走更多水分。

片状面膜每周2-3次足够,敷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。有个简单判断方法:当面膜布开始变干,就要立即取下。涂抹式面膜可以厚敷在特别干燥的区域,像给墙面补腻子一样填补起皮的位置。
近很火的"三明治敷法"其实有讲究:先涂精华打底,再敷面膜,后盖层面霜锁住。不过油痘肌要谨慎尝试,避免闷出闭口。

每天喝够水是老生常谈,但很多人不知道要小口慢饮。一次性灌太多水,身体根本来不及吸收就排掉了。可以试试用吸管杯,不知不觉就能喝完的量。
饮食上多吃富含Omega-3的食物,比如三文鱼、核桃、亚麻籽油。它们能帮助巩固皮肤屏障,相当于从内部给皮肤加"防盗门"。近很火的"以油养肤"概念,其实通过饮食补充优质油脂更持久。
记住,好皮肤是养出来的。与其追求立竿见影的,不如把正确的护肤方法变成日常习惯。当皮肤状态稳定了,你会发现连粉底液的用量都能省下一半。